手法,筋骨,不同,目的,中有

提問: "傷科導引"是什么意思? 問題補充: "傷科導引"是什么意思?2008-08-26 21:11 沒人知道嗎? 医师解答: 跌打損傷,人體組織必然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紊亂,如骨折移位、關節脫位、半脫位、骨錯縫、筋翻筋攣,筋出槽等。或內傷氣滯血凝,均須依賴手法正骨理筋,理氣活血,以達到骨正筋柔,氣血以流愈傷起廢目的。魏氏傷科手法秘訣中有:“能摸觸其外,測治其內;能撥亂反正,正骨入穴;能使經筋歸復常度;能開氣竅引血歸經。”指出手法不僅用于治療,更用于摸觸檢查診斷。魏氏非常重視“摸診”在秘傳中有:“輕摸皮,重摸骨,不輕不重摸筋肌”的教誨。同時要求摸診時應根據部位,先后有序,輕重恰當,耐心細致,以防疏漏。《醫宗金鑒·正骨手法要旨》中,手法論述頗詳:“夫手法者,謂以兩手安置所傷之筋骨,使仍復于舊也。”“蓋一身之骨體,既非一致,而十二經筋之罹列序篇,又各不同,故必素知其體相,識其部位,一旦臨證,機觸于外,巧生于內,手隨心轉,法從手出。或拽之離而復合,或推之就而復位,或正其斜,或完其闕。”這里指出:人體各部骨節結構不同,筋經羅列亦各有序屬,故要熟悉解剖,選擇相應手法。魏氏傷科十分重視人體筋骨結構與功能,臨床辨證中患側與健側反復作對比,做到心中有數,力求施法正確。導引療法,是由呼吸運動和軀體運動相結合,或兩者分開各自運動的治療和康復保健療法。溯源很早,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應用。《靈樞·病傳第四十二》“或有導引行氣喬摩灸熨刺飲藥之一者,可獨守耶。”已將導引列為療法之一。又如《素問·異法方宜論》說:“中央者,其地平以濕,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。其民食雜而不勞,故其病多痿厥寒熱。其治宜導引按喬…….”唐·王冰注釋云:“導引,謂搖筋骨,動支節。”清·張志聰注釋云:“導引者,擎手而引欠也.”《素問·血氣形志篇》講:“形苦志樂,病生于筋,治之以熨引。”張志聰注釋云:“勞苦其形則傷筋,志然而樂,則血脈未嘗受病,故治之一熨烙導,引使血脈榮養于筋則就安矣。”由此觀之,導引,是一種通過軀體和四肢的運動而達到治病目的。肢體損傷或勞損,導引可使血脈營養于筋而康復。導引療法方法可歸納為:活動肢體,動搖筋骨,自身按摩,擎手引氣等多種形式。古今醫家對此有許多著述,不僅用于傷科疾病,對其它疾病也有較高的療效。魏氏傷科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和幾代人的實踐,對人體不同部位,不同損傷設制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導引。其中有剛有柔或剛柔相濟,姿勢齊全,療效確切。我們認為:手法是一種被動正骨理筋方法,而導引是一種自動正骨理筋方法,兩者結合相輔相成,發揮了協同作用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dolo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